学会活动

SPWLA西南分会邀请维也纳大学张弛助理教授与Geodata Group Michael Behm博士作学术报告

2025-07-16 16:17:36 administrator 15

2025年7月4日,应SPWLA西南分会邀请,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气象与地球物理系张弛助理教授(终身轨)与Geodata Group地球物理专家Michael Behm博士在电子科技大学开展学术报告。此次活动由SPWLA西南分会、SEG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分会及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联合主办,在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创新中心D518顺利举行。SPWLA西南分会主席、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王华教授,王峣钧教授、宗晶晶副教授、周军助理研究员,以及西南石油大学肖文联教授等师生代表出席了此次活动。

图片关键词

张弛教授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博士毕业于美国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曾任美国堪萨斯大学地质系(Department of Geology, University of Kansas)助理教授,现任维也纳大学气象与地球物理系(Institute of Meteorology and Geophysics University of Vienna)助理教授。其研究聚焦地球物理与生物地球化学信息融合,结合物理建模,从微观至宏观尺度精准解析地下介质特征,研究地球介质与流体性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耦合过程。张教授现任《Geophysics》期刊副主编,曾担任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近地表地球物理分会秘书(2016–2018)及主席(2021–2024),并活跃于AGU、SEG等多个国际学术组织。

图片关键词

Michael Behm博士拥有20余年学术与工程地球物理经验,曾任教于奥地利维也纳工业大学、维也纳大学及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长期致力于地震成像、地壳结构解析与被动地震干涉等前沿研究,主持并参与多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项目,发表SCI论文40余篇,在国际会议上作报告120余次。除科研外,Behm博士在工程应用方面亦成果丰富,曾于国际能源公司OMV和奥地利Geodata集团担任高级地球物理专家,积累了大量隧道、采矿及城市建设中的地球物理实践经验,擅长整合多种方法(地震、GPR、电阻率、EM、光纤传感等)开发复杂近地表成像与监测技术。

在报告环节中,张弛教授作题为《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探究非饱和带水文过程中的应用:从微观孔隙到宏观流域的多尺度突破》的报告。张驰教授指出,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ow-field NMR)因其非破坏性和高灵敏度,在解析非饱和带水文过程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张教授系统介绍了其团队在孔隙尺度建模、岩芯尺度的“岩石水”迁移机制以及流域尺度多物理场融合观测方面的最新进展,并重点解析了“短弛豫峰”成因、粘土与冻土中干水分相态转化机理与喀斯特系统中边坡尺度新型水文建模等问题,展示NMR技术在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水资源挑战中的前沿应用和发展方向。

图片关键词

张弛助理教授在电子科技大学进行学术报告

Behm博士带来题为《Imaging Shallow Crustal Discontinuities Using Local Earthquakes》的报告,重点介绍被动地震成像技术在浅层结构研究中的应用,包括环境噪声层析成像(Ambient Noise Tomography, ANT)远震体波成像及多通道接收函数方法等。Behm博士通过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的两个实际案例,展示了这些技术在探测地下1公里深度基岩与沉积结构方面的有效性,并深入探讨了浅层成像的关键方法与局限性,为地震学研究与资源开发提供重要参考。

图片关键词

Michael Behm博士在学术交流会上发言

在交流环节中,两位专家与现场师生就浅层成像精度提升、复杂地质环境下监测技术等展开深入讨论,学术氛围浓厚。张弛教授也鼓励有志于地球物理研究的学生加入其所在的维也纳大学环境地球物理团队,共同开展进一步研究。

作为本次活动的联合主办方,SPWLA西南分会致力于推动测井、地球物理及油气勘探领域的学术交流。此次活动不仅深化了中奥高校与企业在环境及工程地球物理领域的合作,也为青年学者与国际专家搭建了宝贵的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