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郭宇航教授应邀到长江大学开展学术报告
2025年11月14日,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地球物理系副主任郭宇航教授应邀到长江大学开展学术报告。此次活动由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和SPWLA长江大学学生分会联合主办,在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D318会议室顺利举行。SPWLA西南分会执行委员聂昕教授、张占松教授、宋红伟教授、张冲教授、蔡明教授、朱伟副教授、张宫副教授、许巍副教授、曹晓月副教授、黄鑫副教授等师生代表出席了此次活动。
在报告环节中,郭宇航教授作题为《Application and Reflection on Digital Rock Physics Technology》的报告。他指出,数字岩心技术作为连接岩石微观结构与宏观物理性质的关键桥梁,正深刻变革着传统岩心分析方法。报告就人工智能与高性能计算的高效精准技术路径研究展开,随后介绍了利用深度学习模型替代传统阈值分割,实现对复杂矿物组分(如石英、粘土等)的精准、自动识别与分割,从而构建出高保真的三维数字模型。在此基础上,郭宇航教授也为师生介绍了依托高性能计算集群,开展大规模的多物理场数值模拟的研究。包括模拟孔隙尺度流体流动以预测绝对渗透率,求解电磁场方程以获取电学属性,以及计算等效弹性参数以评估力学行为。这些研究为油气勘探开发、地质储能等领域的储层精细评价与决策提供了强大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郭宇航教授在长江大学进行学术报告
在交流环节中,郭宇航教授与现场师生就重建岩心可靠性、在大尺寸数据难以计算的情况下如何进行代表性体积元选取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学术氛围浓厚。
报告结束后,SPWLA中国西南分会执行委员聂昕教授代表SPWLA中国西南分会主席王华教授为郭宇航教授颁发执行委员证书。

聂昕教授代王华主席为郭宇航教授颁发执行委员证书

与会师生合影
郭宇航教授毕业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地球探测信息与技术专业,现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地球物理系副主任。主要从事测井数据处理与解释、岩石物理、机器学习、数字岩芯数值模拟等方面研究。已在火成岩、页岩和致密砂岩储层测井解释、岩石物理建模、碳酸盐岩储层温度场模拟、数字岩心数值模拟等方面取得了相关学术成果,在ENERGY、IEEE TGRS、JPSE、PS等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B类和C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和面上)、重点研发和深地重大专项子课题、吉林省优秀青年基金等科研项目20余项。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青年科技人才。SPLWA(Society of Petrophysicists and Well Log Analysts)中国西南分会执行委员会委员,《Advances in Geo-Energy Research》、《测井技术》期刊青年编委。
作为面向测井、地球物理与油气勘探领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SPWLA西南分会高度关注会员单位与专家在前沿领域的研究动态。此次活动不仅促进了在地球物理方面的学术互动,也为国内青年学者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